1.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开展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2. 《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主要提出了哪些要求?
提高质量是2010—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条 “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第十九条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第二十二条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第三十三条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第四十条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第四十四条 “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四十七条 “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3.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一是促进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二是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是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和规划;
四是确立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五是促进高校教学建设;
六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七是摸索和建立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经验;
八是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4. 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本科教学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一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二是学校自我评估,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合格评估是国家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学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评估形式。所有新建普通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本科学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已有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学校必须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些学校通过合格评估后将进入审核评估范围。
5. 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2010年新建的本科学校数约占全国普通本科学校数(不含独立学院)的34%,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至关重要。对这些学校开展合格评估,可以引导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促进社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
6.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涵是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树立评估新理念、探索评估新方法、倡导评估良好风尚。充分调动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合格评估方案设计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该方案的核心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个基本”是指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
“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7.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
“二十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其含义是:
以评促建: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将以迎接2025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扎实做好本科教学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合格的、具有特色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8.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加强建设、提升效能的原则。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和提升建设成效,“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全面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2)统筹安排、协同推进的原则。坚持将迎接合格评估与深化综合改革、促进转型发展相结合,合理安排,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协同推进。
(3)评建结合、完善制度的原则。按照以评促建的工作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将在评建工作中形成的经验转化长效机制。
(4)坚持标准、积极创新的原则。注重加强学习,准确理解把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按标准和规范提升工作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工作创新,努力形成特色。
9. 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是什么?
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是:
(1)有三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
(2)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
(3)公办学校上一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文件规定的相应标准,即原则上2012年各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4)已有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学校应参加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凡因未达到评估条件而推迟评估的学校,在学校推迟评估期间,教育部将采取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减少招生人数等限制措施。对目前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学校,国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评完。其余学校陆续达到参评条件后,届时将依次接受合格评估。
10.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开展合格评估:
(1)有利于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快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有利于政府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的办学状况,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
(3)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和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4)有利于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11.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程序是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程序:
学校自建自评: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评报告》。
专家进校评估: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深度访谈,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及结论建议。
结论审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对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进行审议,作出最终评估结论。
结论反馈及整改提高:教育部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馈评估结论及整改意见,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学校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
12.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倡导哪些新理念?
在总结我国多年评估实践经验,借鉴国际现代教育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合格评估工作倡导以下新理念:一是强调替国家把关、更强调为学校服务;二是强调学校是评估和质量保障的主体,保障和提高质量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三是体现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引导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重在建设过程和改进工作;四是强调评估专家与参评学校平等交流互动,共同推动学校协调发展;五是突显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成为评估与质量保障的直接受益者。
13.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有哪些新方法?
一是使用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教育部评估中心基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各校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做出分析报告,并将其提供给评估专家以分析问题,作出判断。
二是采用了新的专家工作方式。评估专家在进校前要研讨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提出进校考察重点;在进校考察中,专家要全面考察并独立作出判断;专家在离校后一周内提交个人考察报告,专家组组长汇总后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
三是采用了新的考察模式。在规定时间内,专家可以采取集中进校或分散进校的方式进校考察,对学校教学工作作出整体判断。
四是加大社会参与力度。专家组成员中吸收部分行业和社会人士参加。
五是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项目管理制度,专家遴选、培训、考评制度和退出机制,以及评估结论审议、发布和仲裁制度。
14.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构成(指标体系附后,其中对民办、医学类、艺术类高校部分评估指标调整专有说明)。
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15.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民办高校做了哪些调整?
根据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做了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一个观测点——“领导体制”,其基本要求为: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地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
二是在观测点“生师比”基本要求中增加:自有专任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50%。强调自有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确保教学工作健康、有效、可持续开展。
三是增加备注3——“专任教师的计算方法”: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中聘期二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一年至二年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入专任教师数。
16.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都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政策和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六是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评价,体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17.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合格评估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最后落脚点到考察学生就业,一以贯之地引导新建本科学校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例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考察学校是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合作开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是否成效明显。
在考察教师队伍时,不仅要看生师比、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还要看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的比例,更要看教师整体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评估指标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相适应,要求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8.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指标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标体系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条件作了规定。要求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并有较高的利用率。同时,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第二,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指标中对不同类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有开放性实验室;对实习、实训的时间和经费要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要求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并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第三,在“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指标中要求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第四,在“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指标中要求学校搭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具体措施,学生参与面要广;要求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
19. 专家如何考察评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专业知识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主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合格率,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
专家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培养方案)、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选修课程、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试卷质量、评分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在可比较的考试和竞赛中的成绩,专家组调查中的成绩和实地考察的结果等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的提高程度。
20.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专家听课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1)讲课的热情、教态;
(2)讲课的感染力,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对问题探索的深入浅出和启发性;
(4)对问题的阐述是否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楚;
(5)对讲课内容的娴熟及运用自如;
(6)讲课内容是否与实践应用挂钩,讲课的信息量;
(7)教学内容能否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8)有无给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9)是否科学地与学生互动;
(10)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1)是否科学有效地利用教学媒体(高等数学建议不用多媒体);
(12)教室内卫生整洁,课桌摆放整齐,设施完整;
(13)学生精神面貌良好,到课率高,专家会随机向学生发问。
21.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是指哪些环节的质量标准?
理论教学(含批改作业,答疑辅导,考试等)、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考核、试卷命题和素质拓展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2.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在评估指标中有哪些具体要求?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在评估指标中具体要求有:
(1)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
(2)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
(3)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时间和经费有保障,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好;
(4)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5)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23. 教学方法改革应注重哪“三个有利于”?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 评估专家组如何查阅资料?
(1)由于查阅资料工作量很大,一般要先进行粗略浏览,然后根据专家的分工,按评估方案的要求逐项进行查阅。
(2)在审阅资料过程中,如果遇到某些不太清楚的问题时,可以请学校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做进一步的解释,也可以请学校提供进一步的补充材料。
(3)如果材料中的关键和重要数据或者对评估结论有影响的内容出现矛盾或存在疑问时,专家组会仔细认真核对,并要通过其他调查手段查清、核实。
(4)专家还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调阅一些补充材料,如: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教师的教学进程表,教案或讲稿等。
25. 评估专家组如何考察课程?
(1)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正确。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出发点应是满足对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落脚点应是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结构是否整体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联系是否合理。
(3)有无优秀课程评选条例和优秀课程群。
(4)有无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规划、计划,有无具有特色的优质课程。
(5)有无面向 21世纪的教材建设规划,教材获奖情况。
(6)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个体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7)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及效果如何。
26. 评估专家组如何评价课程考试试卷质量?
(1)试卷质量:命题规范情况、是否紧扣大纲,题量、难易程度是否适中,题型是否多样,覆盖面、综合性与提高性题目的水平以及工程应用性题型所占比重是否合理。
(2)卷面质量:试卷文字、插图等。
(3)试卷评阅:答案全面,评分标准科学、试卷评分准确无误、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点评准确.整改有可操作性。
27. 评估专家组如何考察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考察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主要看三点:
一是选题,选题性质、难度、工作量是否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结合专业、生产和社会实际;是否一半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二是过程管理,看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是否适当: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是否有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
三是看成果是否规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等。
28. 专家如何考察产学研合作教育?
主要考察学校对密切与业界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有充分的认识,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能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29. 专家如何考察实践教学基地?
通常选择与学校专业结构一致的、行程在1小时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就业基地进行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有:
(1)是否有稳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
(2)是否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
(3)是否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
(4)是否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践项目;
(5)场地和设施是否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6)近三年来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践教学活动,效果良好;
(7)是否有科学可行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30. 评估专家怎样走访教学单位及职能部门?
(1)学校所有教学单位和部门都是专家走访对象。专家组将根据学校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分布情况预先做好分工,安排好走访时间,确定参加接待的人员;也可以把走访和座谈结合起来,评估专家组会预先写好走访座谈的提纲,由学校负责组织安排落实。专家组会从评估考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尽可能对所有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都安排专家走访,特别是学工(团委)、教务、科研、人事、财务、就业、评估办、督导办、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是走访的重点,可能有多个专家先后走访。
(2)每个部门(学院)的走访时间一般在1—2小时之内,参加人员一般是部门(学院)的负责人,必要时可请相关同志参加,走访时可补充参观部分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室或查看部分资料等。
31. 学习风气的内涵是什么?学风考察的内容是什么?学校的学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风好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气。学习风气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学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校风的重要体现。本项评估包括教师风范、学习风气两个三级指标。主要观测点相应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情况。
(2)学校的学风主要体现在:
一是校园氛围。美丽幽静的校园环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外部条件,它们会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拼搏进取。
二是学生管理。优良学风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优良学风的学校一定有完整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是教育载体。学生的优良学风是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学校应创造一切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和其他素质教育活动。
四是形象表现。透过学生群体的形象表现可以从侧面感受到学生学习情况。
(3)学风好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可行的措施,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的人数多、效果好。
32. 为什么强调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学校自我评估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本的评估形式。
其次,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的内在需要,而内部评估制度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今后学校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历年的质量报告将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学校评估与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而学校自我评估的结论和内容是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的主要依据。
33. 专家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是如何考察和进行判断的?
评估中,专家在全面考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参评学校教学工作作出独立判断。考察活动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做足进校前功课。专家要认真审读学校提供的自评报告,查阅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供的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并通过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查阅参评学校的有关信息,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填写审读意见表,拟定考察重点和工作计划。
做全进校后功课。专家通过深度访谈、听课、走访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处、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有关的座谈会;考察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网络中心等教学场所与设施;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等材料;查阅评估有关支撑材料;专家组内的信息交流和讨论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作出判断和评价,独立投票。
进校后的考察内容:
(1)实地考察:由专家组提出考察内容,学校负责组织。考察内容包括考察校内基础设施、实验(训)室(中心)(含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图书馆、运动场、社团活动,学生宿舍,食堂环境等;校外考察主要是抽查实习基地、合作就业基地、共建教学资源等。通过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除有计划的参观考察外,专家还会随机查看学校教学情况。
(2)听课:专家听课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情况,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风等教学第一线的实际状况有感性认识。每位专家随机听课3-5节。专家听课将会听取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精品课等,还会听取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教师的课,如老、中、青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教师。
(3)座谈会:由专家组确定讨论提纲和与会人员名单。①不同专题的座谈会,如: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自我监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及使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②不同人员的座谈会,如:老中青教师代表、教学管理人员代表、学校督导团代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代表等。
(4)深度访谈:深度访谈的对象一是学校领导二是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的中层干部,三是专业及学科带头人。访谈内容涉及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办学理念、教学中心地位、教学管理、质量控制、各职能部门、系(部)的基本情况,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如何为教学服务等等。
(5)走访:专家随机走访,学校所有的师生员工都有可能是走访对象。
(6)查阅资料:参评学校要汇集整理出各方面的资料。各项指标的评估依据及其支撑材料和补充说明,各类教学文件、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学生作业、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日历、教师教案讲稿等,以备专家随机调阅。
做好离校后功课。根据在校考察情况,专家要写出2000字左右的个人考察报告,其中,问题和建议的内容应占到总字数的一半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专家组组长。专家组长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
34.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论是如何形成的?教育部对合格评估结论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合格评估结论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首先,由专家个人在全面考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投票,专家组汇总统计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形成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评估结论建议依据标准是:
(1)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专家组成员不得投弃权票),标准为:
通过:专家所投票中,通过的票数大于或等于三分之二。
不通过:专家所投票中,不通过的票数大于三分之一。
暂缓通过:介于通过与不通过中间的票数。
(2)专家个人投票依据为:
通过:所有观测点中,有33个及以上观测点达到基本要求。
不通过:所有观测点中,有9个及以上达不到基本要求。
暂缓通过:所有观测点中,有1或8个达不到基本要求。
民办普通高校也按上述规定执行。
然后,专家组将参评学校的评估结论建议提交给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审议结果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予以公布。
教育部规定合格评估结论为“通过”的新建本科学校,五年后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合格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和“不通过”的学校,将采取限制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认定为教学质量低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罚,并停止其招生。
35. 学校自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学校自评的主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鼓舞士气。动员全校广大师生以更高的热情,更充足的干劲,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评建工作中去。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合格评估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
(2)从总结工作入手,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系统完整地整理教学档案材料,准备好相应的支撑材料和专家案头材料。教学档案是基础,是学校工作的“见证”。支撑材料是“支撑”自评报告的材料。它以说明自评报告为主要目的,以学校教学档案为基础。案头材料是为了方便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而做,属于引导性材料,材料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真实准确。
(3)查找与评估基本要求的差距,分析影响学校教学工作和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对策,并积极加强建设和整改。
(4)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准确填报和分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不弄虚作假;形成能客观、全面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的自评报告,做到成绩写实、问题找准、分析讲透、整改有方。
(6)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迎接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评估。
36. 什么是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
在结构设计上,遵循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内在规律,按照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组织教师、学生、条件、专业与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数据群组。
在实现方式上,为便于采集,按照高校职能部门的分工特点,分解成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学科研仪器、教学条件、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学科建设九类数据。每类数据再分解为若干数据采集表,每个采集表包含若干数据采集项。